2018年5月30日訊——經過10余年的研究,一個研究團隊終于發現了增強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的關鍵受體分子,為開發抗甲型流感病毒新藥提供了新的靶點。 圖片來源:Fujioka Y. et al., Cell Host
當病毒顆粒粘附在宿主細胞表面分子上時,這個細胞就開始被感染。病毒顆粒隨后會劫持細胞成分進入細胞內部并復制,從而造成感染。盡管研究了十余年,但是甲型流感病毒(IAV)結合的受體分子仍然沒有被發現。
一個由北海道大學的Yusuke Ohba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宿主細胞中Ca2+濃度的改變在IAV感染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。
在這項最新發表在《Cell Host & Microbe》上的研究中,該研究團隊發現鈣離子通道蛋白(一種允許鈣離子穿過細胞膜進入細胞的跨膜蛋白)是IAV感染的關鍵受體。研究人員進一步使用鈣離子通道抑制劑(CCBs,一種常用的抗高血壓藥物)處理人體細胞可以顯著降低IAV感染。
在培養的人體細胞上進行的試驗中,研究人員發現IAV結合鈣離子通道蛋白后會產生一股鈣離子流進細胞,隨后病毒就會進入細胞并造成感染。敲除鈣離子通道蛋白可以抑制IAV誘導的鈣離子流以及病毒感染。他們還發現鈣離子通道蛋白上的唾液酸是病毒結合的關鍵點。
最后,研究人員在小鼠身上測試了CCB預防IAV感染的效果。當他們給小鼠鼻內使用CCB時,可以觀察到病毒復制的數量呈現一種顯著的劑量依賴的下降。當小鼠接觸大量IAV時,注射CCB可以顯著延長小鼠生存時間并促使幸存者體重恢復,而對照組小鼠則在五天之內全部死亡。
“我們甚至發現CCB抑制IAV的效果與現有的一些抗流感藥物相當。我們希望IAV和鈣離子通道蛋白之間的相互作用可以提供重要的藥物開發新靶點。” Yusuke Ohba教授說道。
微信公眾號:
愛畜牧(搜索" ixumu-com "長按復制)
有附件您需要 登錄 沒有帳號?立即注冊
|